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3-11-25 20:17
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优化土地要素配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土地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态之依,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土地要素优化配置能力,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铭昊先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科科长侯仰玉先生、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科负责人时海英女士、县乡规划科科长卢成成女士、市国土综合整治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国兵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请刘铭昊先生介绍我市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
刘铭昊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创新服务“两保一创”这条主线,全面做好“内涵挖潜、政策集成、主动服务、改革创新”四篇文章,土地要素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以来,全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低效用地14.52万亩,报批转用、征收土地11.22万亩,供应建设用地15.6万亩,基本实现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一、做好内涵挖潜文章。一是持续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坚持“改善条件供应一批、落实项目推出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2021年以来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3.84万亩,处置任务完成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位。二是依法依规处置闲置土地。2021年以来,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采取约谈、限期开发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等措施处置闲置土地9843亩。三是稳妥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综合采取市场主体改造、政府收储改造、原土地使用权人自主改造等多种方式,因势利导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走深走实。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清查入库城镇低效用地2.75万亩,其中经省审核认定再开发面积8539亩。
二、做好政策集成文章。一是用足用好政策。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前的“过渡期”内,认真梳理研究预支规划规模、承诺制、先行用地等最新政策,以“有解思维”破解制约项目落地难题。2021年以来,徐民高速单曹段等52个重点项目采取“附图承诺”预支规划规模约2.3万亩;济商高速等90个项目采取有偿调剂或协议拆借方式,使用省级统筹补充耕地指标1.29万亩。二是制定出台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我市实际,着力强化3个有效衔接、1项要素优化配置、1项流程再造的“3+1+1”制度供给,制定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渡期用地报批指南》《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细则》《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构建起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制度体系。三是宣传解读政策。梳理印发《常用政策汇编》《自然资源和规划重要政策清单第一批60条、第二批40条》《项目用地服务手册》,制作发布《国有建设用地弹性供应》《“标准地”供应》《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等系列微动漫和“一张图”微政策解读,开展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亮职责、解政策、办实事、展形象”专访活动,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惠及面,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三、做好主动服务文章。一是建立实施变“坐门等申报”为“上门问需要”服务模式。选拔精干力量,组建督查工作专班,建立服务对象基础信息库,实行“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主动问询、积极有为”服务模式,累计对1026个省市重点、企业纾困项目进行“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切实打通了政策实施和审批服务的“最后一米”。二是擦亮“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专员”服务品牌。连续两年选拔10名优秀科级干部作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专员派驻县区,重心下移、服务前延,深入一线送政策、走进企业助纾困。三是落实正常报件“5天内出局、10天内出市”服务机制。围绕“批—供—用—评”主线,以刀刃向内勇气深化流程再造,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项目用地预审、报征、供应、监管、登记办事环节和申报材料再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再压缩50%以上。
四、做好改革创新文章。一是深化“多规合一”改革。高质量完成 “三区三线”划定,《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今年10月31日获得省政府批复,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报省待批,全市所有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均已形成初步成果;有条件、有需求的570个村庄规划实现“需编尽编”,“三级三类”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形成。二是深化“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围绕“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扎实推进“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探索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模式,努力实现“政府供地更灵活、企业拿地更理性、项目用地更高效”。三是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扎实开展工业用地利用情况更新调查,对“亩产效益”评价企业试行差别化用地政策。鼓励存量工业项目“零增地”技改,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全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和“增存挂钩”机制,全面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深挖存量潜力,优化用地格局,拓宽用地空间,以“资源减量化、内涵挖潜式”的用地新模式,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资源保障。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记者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牡丹晚报记者
我是牡丹晚报记者,请问我市在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侯仰玉
当前,国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增存挂钩”“增违挂钩”。我市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保护面临数量、质量、生态等多重压力。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既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有效举措,也是增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摸清家底定任务。对全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根据摸排问题底数,将年度处置任务分解至县区,压实责任、跟踪监管,全力推动盘活利用。二是分类施策促盘活。理清“堵点”、找准“症结”,逐地块落实处置措施。对已落实项目且具备供地条件的地块,优先纳入国有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完备供地前置手续,确保及时完成供地。对已落实意向用地项目的地块,协调落实前期开发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土地开发进度,及早形成供地条件。对已完成前期开发的储备土地,结合土地市场需求,加大信息公开和招商引资推介力度,加快消化利用。对短期内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闲置土地,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后纳入储备。三是加强调度严考核。定期通报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情况,对任务完成率低于考核目标的县区实行区域限批。研究制定《菏泽市土地要素优化配置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情况作为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有力激发各县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增存挂钩”政策要求,坚持以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闲置土地分类处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挖掘潜力、释放空间、发挥效益。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鲁网记者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这种供地方式对我们广大用地企业有什么利好呢?
时海英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市始终把“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抓实抓好。经市委深改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于2020年6月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改革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在总体方案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发改、工信、生态环境、住建、行政审批、统计等部门,于2020年9月联合制定印发了《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试行)》《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及联合竣工验收规定(试行)》《项目联合达产验收工作方案(试行)》《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并于今年9月份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承诺事项、操作流程、指标体系、履约协议文本等重要事项,为深入推进“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操作路径。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累计完成“标准地”供应项目260个,供应面积15714亩。
“标准地”供应为企业提供了区域评估、告知承诺、灵活供地等配套“红利”,有利于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比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企业投资项目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等评估评审事项,由属地政府(管委会)统一组织实行区域评估,提出项目准入和控制性指标要求,拟用地企业不需要再重复投入开展评估论证。又如,“标准地”供应可以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模式,打破“一次性出让50年”的传统配置方式,推动实现“政府供地更灵活、企业拿地更理性、项目用地更高效”。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我是齐鲁晚报记者,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请问如何通过村庄规划的编制,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保障?
卢成成
高质量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安排各类资源、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编制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对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指引,差异化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二是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土地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需要,明确村庄规划年度编制计划并抓好落实。在编制村庄规划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空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遵循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优化村庄各类用地布局,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三是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难以确定选址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项目用地空间。稳妥有序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乡村振兴产业用地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用地空间保障。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分类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确保规划成果吸引人、看得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菏泽日报记者
我是菏泽日报记者,请简要介绍我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落实的有关情况。
刘国兵
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是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动态监管,促进各项建设依法依规履约用地,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有效抓手。为确保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落到实处,我局专门研究印发了《菏泽市本级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实施细则》,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以供地政策的落实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的履行为重点,通过信息公示、预警提醒、开竣工申报、现场核查、跟踪管理、竣工核验、闲置土地查处、建立诚信档案等手段,实现对市本级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的全程动态监管。
目前,各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均参照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设立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专岗,在合同签订或划拨决定书下发后,及时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提取《建设项目用地跟踪管理卡》,将巡查任务分配给实地核查人员,并负责督办现场巡查,取得巡查结果和上传巡查数据。组建了实地核查队伍,对照动态巡查内容和分配任务,适时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记录巡查结果,并按时反馈给专岗工作人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的内容和手段,积极推进机制创新,着力强化技术支撑,及时汇总分析各县区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切实加强对违法违规违约行为的综合防控,不断规范土地开发利用秩序,提升节约集约用地能力和水平。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对我市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工作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请各媒体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读,正确引导舆论,为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张浩)